
农大民盟委员会文利新教授荣获“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何纲跃 摄
10月17日上午,湖南省社会扶贫工作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厅召开,会上,三位社会扶贫先进代表在会上发出了扶贫济困的倡议书,动员全社会一起来帮困扶贫。湖南省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出席会议。
会议分别通报和表彰了全国、全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55个集体获得“全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07人获得“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校民盟委员会文利新教授受到表彰,荣获“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文利新教授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为了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文教授免费在全国22个省市举办了培训班1500多期,培训养殖户18.5万多人次,赠送技术手册137万册,光碟3.5万张,产生社会效益22亿元。2006年全国发生了猪的高热病,损失近十分严重,文利新教授利用五一假期,组织专家深入了江西乐平市、万年县、南昌市周边、高安等地调研,提出了本次疫病的主凶是蓝耳病并制定综合防控方案。当时全国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高热病”只发生在热天,但文教授清醒地认识到“高热病”的主凶是蓝耳病,其冬天危害更大。当发现河南某猪场发生了高热病,死亡1700头断奶保育猪,近5000头肥猪发病。文教授及时编印30万份蓝耳病冬季防控的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给各地养殖户,为冬季蓝耳病的防控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利新教授热心扶贫事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科技扶贫,将科技推广和扶贫相结合。作为张家界市科技特派员,经常深入湖南武陵、贵州毕节、河北广宗等贫困山区,到养殖场、农民家里传授生猪养殖、防病治病技术,指导创办的张家界市常源牧业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张家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过5000万元,带动一大批农户脱贫致富。承担省委统战部和民盟省委的“同心富民2510工程”和“万户猪肉安全工程”,将扶贫工作和确保城市居民猪肉安全、倡导健康营养方式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